靜巷裡的西貢瑜珈

天氣熱,容易心浮氣躁;幣值低,容易揮金如土。為了避免天天瞎拚過度而中暑或破產,在上課之外發展一些休閒的活動成為必要措施。自從剛來時生過一場病,我就決心要尋找一種運動,調劑生活並鍛鍊我那因工作過度而僵硬脆弱的身體。

從小缺乏運動細胞,小學高年級時不幸被分到體育班,班上超過三分之二的同學是學校田徑隊選手,導師不但是體育老師還是三鐵教練,運動會全班跑大隊接力,老師都要傷腦筋安排我的順位,前後棒一定得是強棒,先拉開一段安全距離,並在之後追回我落後的距離,務必要維持田徑班的高標成績。至於為什麼跑不快?為什麼我不會出現別人那種「不習慣有人跑在我前面」的自尊心,始終是我不肯面對不願追究的謎。

因為有自知之明,當Huy jin邀我一起去Sofitel Plaza Hotel健身俱樂部運動時,我一聽跑步馬上拒絕,轉而建議不如去做瑜珈,比較溫和。可是人高馬大的Huy jin怕自己骨頭僵硬有如機器人會引人注意,堅持不肯丟臉,於是我開始一個人的瑜珈體驗。

越南朋友阿海帶我去位於市中心文化公園旁的文化體育中心,那是他教空手道的地方,提供各式運動課程:瑜珈、有氧舞蹈、韻律、體操等。繳費報名後,確定了每周二四六傍晚的運動行程,我彷彿看到自己光明的前景:啊,我就要開始瑜珈了,一個禮拜三次~我一定會更健康的,過敏鼻炎喉嚨痛都滾開吧,我要變健康!

文化體育中心離我家有段距離,阿海一開始信誓旦旦地承諾:「我一定每次都載妳去。」但沒多久,他開始忙於申請中國留學事宜,我偶爾有事無法參加,每次都得搭計程車或Xe om(摩托計程車),即使後來發現搭公車的路線,懶散如我,開始覺得,這個瑜珈課程可能跟我無緣。

距離是原因之一,另一個更關鍵的因素是,我發現這類救國團的瑜珈課其實很危險:這裡的場地是瓷磚地板而非木板,上課使用的不是瑜珈墊而是草蓆。瑜珈有很多地板伸展動作,磁磚和草蓆都不足以保護支撐身體與脊椎,長久練習下來可能造成運動傷害。

教室成員多是西貢城裡的在地越南婆婆媽媽們,她們很熱情總是笑咪咪,老師是位豐腴的中年女性,在台灣的瑜珈教室,老師們的身材一個瘦過一個,都是活招牌,但在西貢,瑜珈課肯定不以維持魔鬼身材為標榜,重點在於健康養生,但同時我又深深對這種場地所能帶來的健康感到懷疑。

上這種在地瑜珈課最大的收穫是:我可以訓練聽力,因為全場都使用越南文教學,我必須以越南文跟別人交談、詢問,這是真實而殘酷的考驗:如果我聽不懂老師的指令,我就無法順暢進行練習,瑜珈是順服跟隨的運動,我必須強迫自己聽懂、跟上,經過了一個月的練習,到了最後,我終於決定放棄了。

我有很充分的理由:距離太遠、交通不便、場地不安全,以及,我還是聽不懂指令,我只知道上下左右、呼吸吐氣,每次解釋動作或是相關的連續動作,我都得不斷偷看隔壁同學,總是慢半拍,小學時期那種老是慢動作的傷心記憶又回來了,不,我不要這樣下去~

跟同學提到我正在找瑜珈教室,東順和Ayaka都推薦「Saigon Yoga」,這間瑜珈教室在西貢多本免費雜誌上刊登廣告,號稱擁有專業瑜珈師資、標準場地等,看起來「本來」就該有的條件。Ayaka誇張地說,體驗過後,她全身肌肉都痠得不得了、汗流浹背,運動效果超好。

聽了有點害怕,開玩笑,Ayaka就是我小時候最敬佩的那種同學,體能超好,她念書時是足球隊員,雙膝可以交替頂球三百下。眼見為憑,一起逛街時,她穿著三寸高跟鞋和穿著勃肯涼鞋的我徒步四小時,她不累,我卻快斷腿。如果她覺得效果好,那我會面臨什麼慘狀?

但理智終究戰勝了恐懼,我走進了距離我家只有五分鐘路程的Saigon Yoga,位於靜僻的巷子裡,這裡提供一切瑜珈相關需求,一樓有裝潢得很舒適的沙發起居室,寄物櫃、淋浴間、更衣室,書架上提供各種語文的瑜珈書籍雜誌,桌上擺著水果,還有一排造型簡單質感頗佳的瑜珈衣提供選購。

二、三樓是專業教室,教室外面貼著教室使用規則,包括不准攜帶手機、輕聲說話、課程開始必須靜默等等,打造適合靜心的環境,雖然二樓的地板還是磁磚,但是至少瑜珈墊是有的,甚至還提供瑜珈磚、延展帶、羊毛墊等其他相關配備,十分貼心。當然,比起之前的瑜珈課,Saigon Yoga的價格約莫高出十倍,以價制量,也是品質保證的代價。

就這樣,我從庶民瑜珈進階到貴婦瑜珈了,十一說,健康最重要,既然我終於肯持續運動,還有甚麼比這個更珍貴呢?繳錢去上瑜珈,總比看病好啊,我也是這樣想。

第一次體驗西貢瑜珈,老師是金髮美女Michelle,她所教的動作和我過去學過的瑜珈大不相同,非常有動感,相當耗體力,汗流浹背不足以形容,連臉上都能飆出汗來,那一個半小時流的汗,大約是我在越南二月多來的總和,擦臉的小毛巾都快可以擰出水來,教室十分安靜,只有她清晰安穩的聲音,間歇伴隨著同學急促的呼吸聲,服從跟隨著,扭轉、伸展、彎曲、放鬆,在吟唱之後,全體呈現大休息姿勢,伴隨著西藏頌缽悠遠清亮的聲音,覺得四肢百骸跟著都跟著鬆開,感受到一種爆汗後的暢快與平靜。

之後,陸續上過Ashtanga、Candlelight Flow、Core Pilates、Vinyasa、Beg Vikram,每次都有新發現,不同的教學風格和肢體開發,讓我對自己的身體有更多認識,也學會特別的呼吸法,感覺老師能夠針對每一個人的需要,找出最適當的運動方式,她們會特別強調:接受自己的限制,不需要跟別人一樣。讓每個人都不失尊嚴地用自己的方式完成動作,不必追趕別人,只要做自己,對我來說,這是多麼理想的運動啊。

這裡也是一個地球村,老師來自美加與日本。學員則多是在此地工作的外派人士以及越南人,教室裡統統使用英語,不過為了體貼日本人,特別加開某些純日語的課,日本人真的在哪裡都享有語言特權呢~

一個月下來,我得誠實地說:一分錢一分貨這話果然不錯,我感覺身體手臂大腿都緊實了些,本來因為天熱吃得不多,但因為擔心運動時體力不夠,再怎麼沒胃口也一定要吃點東西,運動讓我過得更健康。

每次上完課,教室助理總會適時端出一盤盤冰鎮西瓜和迷你小香蕉,讓大家喘口氣歇歇腿,看看書報雜誌聊聊天,在這裡,又認識了不一樣的朋友,說得一口流利英文的越南中年女士、在越南從事慈善工作的日本瑜珈老師,個子嬌小皮膚黝黑卻身手矯健的越柬混血女孩,我們討論著剛剛的姿勢,也交換彼此的來歷,這種相遇,往往讓我很有感觸。

我們這麼不同,卻同在一個瑜珈教室裡得到心靈的平靜與身體的舒展,這樣的相遇,很有福氣。

極力推薦到胡志明市的人來體驗一下它的第一次免費課程,感受不一樣的瑜珈體驗:Saigon Yoga www.saigonyoga.com ,通關密語:Sketch



雲小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


西貢街頭討生活的公安與賣彩券婦人


■影印店

去印一本參考書,影印店小姐給我一張單據:「明晚六點來拿。」牆上的時鐘指著中午十二點半~看在剛開學的份上,我摸摸鼻子認了。第二天傍晚去拿書,店員指著一邊堆積如山的待印書,聳聳肩,兩手一攤:「還沒好,明天晚上五點。」他說得理所當然,可是那本書是向人借的,人家還等著用呢,「那中午十二點好了。」他逕自走了,我站在大雨滂沱的門口,感到很失望,覺得對方不守信用、服務態度很差,怎麼跟我向來認識的越南人差這麼多?

跟朋友提起,她們一副「本來就是這樣」的表情,她們教我:「妳要裝出很急的樣子,讓他們覺得事態嚴重,要準時交貨,否則他們就會一直拖延妳的東西,先趕別人的。」結論是:「妳下次要假裝很急,說妳馬上要回國請他們當著妳的面前,馬上做好!」韓國同學東順裝出一臉兇悍,高頭大馬的她說:「妳就是一副好欺負的樣子,要學著兇一點噢~」

■裁縫店

入境問俗做國服,隨著阿好到第五郡的傳統布莊挑布,到裁縫店量身訂做越南國服,量了頸圍、胸圍、腰圍、臂圍等十幾種尺寸之後,裁縫剪下小布塊做標記,填了單子,說:「十天後來試衣服、二十天後才能完工。」什麼?二十天!?董揆街上的裁縫店只要三天,會安的裁縫甚至一天就可以完工,而我居然得等上二十天?

阿好說她們生意太好,又知道我會繼續待上一個多月,先趕其他急著回國的人,晚一點才給我。我想,慢工出細活,晚一點不打緊。隔了十多天,陪我去試衣服的中文老師曉嵐興奮地想看我的新衣服,一聽說居然還要再等十來天(他們又延期了)才能完工,她搖搖頭:「妳被欺負了。」她說,慢工不會出細活,這裡沒有「先來後到」的公平意識,而是以「誰講話比較大聲」的草莽規矩做事,妳沒有抱怨,就表示妳不介意,那就繼續等吧~

■洋人街的某家餐廳

過了用餐時間才肚子餓,走進一家餐廳,點了夏威夷炒飯和草莓奶昔。過了十分鐘,服務生來報告:「草莓沒有了。」沒關係,換鳳梨奶昔。笑咪咪的服務生走了,又過了十分鐘,「炒飯也沒有了。」啊?那,為什麼不早說呢?難不成鳳梨也沒有了?「對,鳳梨也沒有了。」她依舊笑咪咪,我卻快發火了,什麼都沒有,為什麼不早說呢?妳們到底在想什麼?

■大學系辦

系主任請祕書幫忙打一封信,一個鐘頭後,秘書交稿,系主任檢查發現有五個錯誤,退回去請秘書修正,修正過後,再看,還有三個錯誤……。系主任:「妳為什麼不檢查一下呢?」秘書:「幹嘛浪費時間?有錯再改就好啦~」而這秘書還是該校留校任用的優秀畢業生,其實並不笨,她只是不覺得這樣的粗心有甚麼錯。


再迷人的城市多少有些惱人的角落。
蜜月期過後,眼神不再迷茫於五光十色的繁華景色,清醒而殘酷地發現:生活是需要奮鬥的。拖延、草率、效率低落、服務態度不佳,都是越南日常生活的真實縮影,之前遇過的周到的服務、親切的態度、高效的辦事風格,原來只是過眼雲煙,大雨過後,一切慢慢變得清晰。

西貢街頭,騎士爭先恐後、民眾隨地吐痰便溺、亂丟垃圾、汽機車不分流亂搶道、行人沒有路權,加上噪音汙染空氣汙染,上街必須繃緊神經,注意人行道上突如其來的摩托車、隨時可能逆向行駛的車輛,怪不得越南人不愛走路,在這裡,散步並不愜意,而是處處危機。

抱怨是容易的,理解是困難的。我想,我還不夠了解越南。我以為自己看見了很多,卻不知道,那更多我所不知道的西貢,隱藏在街頭巷尾的角落裡。

開發中國家因為缺乏基礎交通建設、環境、公衛教育的資源,造成社會看起來比較「缺乏水準」,然而,打造有水準的社會與人民,是需要條件的。如果不需要搶位子,大家會願意排隊,如果有便捷乾淨的捷運,大家不會喜歡風塵僕僕騎摩托車,抱怨「路窄車多」卻同時不斷買車加入擁擠的車潮。為了生存,某些必要之惡,每天都無奈地發生。

每個人都一樣。
從喜來登飯店LV專賣店走出來的時髦女子,和街邊賣椰子水的老婦一樣,都得擔心身旁隨時可能爆衝過來的機車,忍受大雨過後積水的路面,提防行車經過濺起的水花,這裡販售已開發國家的一切最精緻的商品和服務,同時,也存在著發展中國家還來不及處理的種種尷尬。

有時候我覺得自己似乎被騙了,被我自己的想像騙了,而我所認識的越南人們,一定是因為理解我的想像而拚命演出一齣完美的戲,但是時間一長,他們也紛紛露出疲態,決定回歸真實生活,這下我反而傻了,站在華麗戲台下,看著人們褪下戲服,而我尷尬無措。

到底通關密語是什麼?怎麼樣才能在越南活得心平氣和?像個在地人一般優游自在?我跌跌撞撞找答案,在每一天的生活中,觀察、提問、思考越南人看待事物的方式與邏輯,但願在我離開之前,有機會發現那些盡在不言中的江湖規矩。



雲小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