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上越文課時,認識了隔壁西班牙文課的一個小男生,今年12歲,小學剛剛畢業的他,居然學過六種外國語:日文、德文、法文、阿拉伯文、俄羅斯文、西班牙文,當然,他還會中文與英文。

有沒有這麼厲害?台灣的小孩壓力有沒有這麼大?
「你爸媽希望你將來考外交官嗎?」
「也是自己要有興趣啦~」

他說話很快、反應靈敏,是個聰明靈光的小孩,他說,學這麼多種語文,其實是因為他想學的語文常常因為人數過少「開不成課」,所以他一直在各種語文課之間「流浪」。

他細數:一二年級學英文;四年級開始學俄羅斯語,學了八九個月,人數不足停課;日語學了八期(一期8周);西班牙語學了七期;德語、阿拉伯文太難人數不足。

目前仍保持學習的是法文(周三晚上6:30-9:30)、日文(周六下午2:00-5:00)、西班牙文(周六下午6:30-9:30)

學過這麼多種語文,他對語文學習挺有心得:

心得一:不管學什麼語文,母語一定要好,否則上課會聽不懂。

心得二:要進行跨語文學習,英文能力是基本,因為語系間有些共同字源,所以英文學好,可以觸類旁通,比較容易進入狀況。

心得三:阿拉伯文很難,跟毛毛蟲一樣,少一個點就差很多,挫折忍受力不夠的人切莫輕易嘗試。

心得三:和大人一起上課,老師比較認真,但大人不太能忍受挫折,容易放棄(課就開不成了);和小孩一起上課很開心,可是老師進度會比較慢,因為小孩太聒噪,要管秩序。

本來,我每個禮拜才上一堂越南文就覺得自己挺上進,神童讓我看見「人外有人、天外有天」,而且他還學過速讀,他覺得速讀的確有助於閱讀,負面效果是讓他平常在學校上課很無聊,因為學校老師教得太簡單,他只得利用課餘繼續上課,否則「整天放鬆會變笨」。

神童的應對很老成,他的同學都對他相當佩服,覺得「這個小孩不得了」。可是我總覺得有點什麼不對,他的空白時間完全填滿了這些語文課程,他原本該有的無聊發呆的童年時光,是不是可惜了呢?

「都和大人在一起,不無聊嗎?」我偷偷問他。「各有各的好囉!」他聳聳肩,答得很漂亮,不得罪對面的「老人」。我覺得他真窩心,比起那些會說:「30歲就很老了」的天真大學生,他的應對進退社會化程度實在超標。

聊到後來,我才知道,神童之所以會有這麼「充實」的外國語文課,因為父母都是台商,長年待在中國,半年回台一次,他和哥哥由祖父母隔代教養,本來哥哥也跟他一樣排滿課程,但哥哥受不了這種學習方式,所以沒有繼續。

原來,神童的學習動力與寂寞有關,父母不在身邊,用大量的金錢與課程把孩子圈在一個安全的環境裡,不斷學習,趕走孤獨,也是一種在不得已情況下,父母所能想到愛的方式吧~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雲小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