傳說中的蜜月聖地,日本人最愛的渡假地點。有艷陽白沙、碧海藍天,以及一眼望不盡的比基尼泳裝女體。
然而,我看見的夏威夷,卻是一個神秘的地方。
明明是火山噴發、無中生有的島嶼上,卻長滿了巨大的熱帶雨林,各種籐蔓植物茂密而生機勃勃地蟠據著火山熔岩風化的貧瘠土地,極盡可能地展現生命的活力,迫不亟待地開花、結果。
森林似乎拔天而起,見不著一棵樹。每棵樹都纏綿著其他的樹、或藤蔓、或菌菇、或蘭花,那樣的牽連纏綿,就像夏威夷音樂,悠悠蕩蕩,像是喃喃自語些什麼,卻又聽不真切。
以弧線造型散落在太平洋夏威夷群島最東邊的島嶼叫做夏威夷島,也叫大島(Big Island),顧名思義擁有群島中最大的面積,以及不可思議的四千公尺高山,夏天海邊可衝浪、冬天山上可滑雪,令人匪夷所思。
大島不似歐胡島那般繁榮,主要原因是火山。
這塊陸地是群島中最晚離開海平面的,還擁有著不時冒出熱呼呼熔岩的火山,觀光客如果願意,可以花一百塊美金搭小飛機到火山口遊覽,感受一下夏威夷的火熱。
沒有去看火山口,去了火山國家公園。國家公園很大,因為徒步,感覺簡直走了一個世紀。緩坡行進當中,途經熱帶雨林、見識花繁葉茂的森林景緻,漸漸地,樹木少了,只見黑得發亮的熔岩上,爬滿耐旱植物,飽滿肥厚的綠葉與鮮豔的果子,對照著黝黑的熔岩,強悍的生命力,在這裡無聲地展現,在這樣的地方,只有堅強,才能活得下去吧!
艷陽當空,可一點也不熱。同樣是海島,大島涼爽的氣候是其他島所不及,一年四千公厘的雨量,即使夏天也不例外,說來就來,一點都不囉唆。走著,終於走到不毛之地,放眼望去只見遍地發亮的熔岩,以各種詭譎的姿態躺臥著,錯落縱橫的熔岩脈絡歷歷可見。
當初這批新鮮熔岩從地底下第一次出來見世面的時候,該是什麼樣子呢?是抱著什麼樣的心情來到這裡呢?ㄛ,這是什麼?好奇的熔岩於是擁抱了一棵樹,死亡的樹經過多年之後腐朽,卻在熔岩裡留下了不朽的容顏。
死亡的火山口,從高處望去,很是壯觀。應該比世界盃足球的場地還大上好幾倍吧,嗯,不踢足球也不懂計算的人只能讚嘆:「真的好大ㄛ!」
望著遠處的活火山,不斷冒出白煙,彷彿正在積極地準備下一次的噴發。火山甲問火山乙:「那麼下次你想要做一個什麼形狀的鬆餅呢?呼呼!」「嗯,做一個地瓜形狀的好了!呼呼!」
後記:大島的活火山連續兩天發生熔岩噴發的現象。同一時間,CNN報導,菲律賓群島也出現火山活動的情形。
- Jan 24 Tue 2006 21:58
Aloha! 我來了
- Jan 24 Tue 2006 21:56
桂林遇見劉三姐
桂林、桂林,桂花樹成林,得名之。走在楊朔的街上,真正感受到桂花樹成林的魅力,是被馥郁的香氣包圍的驚喜,風一來,滿樹的桂花紛紛落下,彷如一場雨,氣味排山倒海而來,一波接一波,我站在熙來攘往的街頭,感覺無比幸福。
既然因桂樹成名,這裡的桂樹種類自是不同凡想。尋常的桂花八月開,桂林卻一年四季都有桂花飄香,種類繁多而樹形高大,桂花樹造就了一座香氣之城,雖之而來的就是各色桂花的吃食:桂花魚、桂花酒、桂花王茶、桂花宴……,琳瑯滿目卻也讓人滿心懷疑,這是一般俗民日常的生活情趣,或是為觀光消費而生產的「土產」?
這趟旅行中,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土產,不是桂花、也不是鐘乳石岩洞,而是劉三姐。劉三姐何許人也?抵達桂林當晚,當地的美女導遊給大家的見面禮就是一首山歌,出自廣西壯族一位出名的山歌五燈獎得主「劉三姐」,為什麼這麼多會唱山歌的壯族女子裡,就是劉三姐特有名?沒人解釋,可是接下來的行程裡,每天都和她不期而遇。
乘船游漓江,一路春光明媚、山明水秀,遠遠地就看到江上有艘造型古樸的大船,大船邊上有一葉扁舟,扁舟上站著一位壯族打扮的姑娘—劉三姐,正與往來漓江上的遊客對唱山歌,幸運的人還可以接到劉三姐的繡球。
漓江上的劉三姐只是驚鴻一瞥,之後,在桃花源紀念公園裡,又遇到站在閣樓上扔繡球的劉三姐,當然,這位三姐和漓江上的那位不同,但是丟出來的繡球倒是同一家工廠出品的,一模一樣。
接著,在雜貨攤上發現這裡的特產煙—劉三姐牌香煙,居然林林總總有好幾種包裝,精裝、平裝,價格也大不相同,即使包裝一模一樣,價格也可以高上一倍,完全得靠個人殺價功力。
有一天,正當我正沉醉在桂林滿城的桂花雨中遊車河之際,眼前突然晃過一座朱紅色醒目的大牌坊「劉三姐紀念公園」,一問之下,才明白,原來桂林有個「劉三姐集團」,舉凡香煙什麼的,都是這個集團生產的商品。
原來,劉三姐已經從一個文化象徵轉化成為行銷極成功的商品,而那些原本在街頭巷尾、茶餘飯後傳唱山歌小調,這下子也都順勢成為行銷的slogan,庶民生活的情趣變成文化商品,所有到過桂林的人都會認識劉三姐,可能還會買顆繡球。(就像我的第一顆繡球,就是朋友從桂林帶回來的紀念品)
只是,隨著WTO的強勢入侵,讓人不禁擔心,劉三姐的繡球,將會拋向何方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