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地點:河內
狀態:河內趴趴走

昨晚的驚魂未甫,早上醒來發現我們雙雙中標—感冒。也許是水土不服,昨天睡前開始流清水鼻涕,十一則出現發燒症狀,睡了一晚,並沒有改善。第二天一早醒來,更有越發嚴重的趨勢,於是下樓吃了早餐,向服務生打聽,到轉角西藥房買感冒藥吃。

吃過藥,搭計程車出門晃蕩。天氣很熱,這種熱和胡志明市的熱不一樣,胡志明市的熱是有風的,雖然是暖風,但空氣是流動的,湄公河三角洲平原擁有寬闊腹地,一望無際的平原,還有臨海的風。而河內並不,很熱,非常熱,這種熱是好端端站在屋簷下,也感覺自己快要溶化的那種無助的熱。

坐在沒有冷氣的計程車裡,我感覺昏沉、全身發熱,搞不清楚是因為生病還是因為天氣,我跟十一說:「河內不是我的城市,我愛胡志明市。」十一苦笑點頭,他看起來也很不舒服。

車行經過舊城區的法國天主教堂,我們下車,走進正在望彌撒的教堂。教堂的外觀看起來很有歷史感,卻缺乏維修,和歐洲的金碧輝煌的教堂相比,這座教堂有骨架,但幾乎完全沒有裝飾,是因為共產黨反對人民吸鴉片嗎?

走進教堂,彌撒已經開始,會眾滿座,大家口中喃喃地跟著神父禱告,我們坐了下來,感受一下宗教洗禮。沒有人對我們側目,雖然十一聽得懂越文,不過還是稍嫌無聊,於是又悄悄地趁大家低頭禱告的時候,逃出教堂。

以教堂為中心,放射狀散出的幾條街道都是別緻精巧的精品店舖,雖然精神萎頓,看到小店鋪還是很高興,燃起鬥志,拉著十一逛了起來。

到處都有貴婦街

逛了幾家店內設計別具風格的店鋪,才發現原來好些店都是連鎖店,在胡志明市都有分店。這些店雖然都販售越南風格的紀念品,如手提袋、手工繪繡斗笠或荷花圖騰的布製品或衣裳,漆器,可是從店舖的外觀和店內的裝潢設計,都瀰漫一股很日本的味道,那種乾淨明亮的氣氛和店員呢喃的日語,在在告訴妳:這裡很不越南。

感覺很分裂。妳喜歡這件版型漂亮、繡工扎實的小洋裝,物美價廉只要45塊美金,可是蹲在地上幫妳測量修改腰身的服務生,她一個月的薪水可能還不到30塊美金。

很想痛快地把看上的洋裝都買下來,可是看到女孩拘謹謙恭的模樣,我突然覺得這樣的行徑很可惡。女孩告訴我,這些洋裝都是越南在地的布料、手工,我聽了頗安慰,不過「我們的設計師都是日本人噢!」她有點驕傲的說,彷彿要證明「雖然質料和手工是越南,但可是系出名門呢!」約好了明天下午來拿衣服,我付了錢、拿了收據出門。

逛來逛去,才發現原來這幾家店都是一個集團的分支品牌,日本人真厲害。

吃過午飯,吞過藥,昏昏欲睡。回到旅館,一進門,一位中年白人女子笑呵呵問我:「要不要一起去看水上木偶戲?」她是澳洲教師,利用暑假來河內教英文,一邊教英文一邊玩耍。聽到我們不舒服,熱心跑回房間拿了兩包薑茶,「喝這個保證你們的感冒會很快恢復!」她信誓旦旦地保證:「中國薑茶治感冒最靈!」

可惜我們雙雙中標,一睡不醒,居然不知不覺就放了好心女士的鴿子,醒來時刻是下午四點半。傍晚的暑熱並未消退,來到舊城區的還劍湖。

還劍湖的傳奇故事

還劍湖位於河內市中心,具有千年歷史的傳說故事。相傳15世紀黎太祖皇在藍山獲得一把寶劍,他以此劍在保國戰爭打了勝仗。有一天,他乘船在綠水湖上遊覽,突然有隻龜浮上水面,一口咬住劍,潛下湖底。黎皇認為,神龜曾借給寶劍殺敵,大功告成,國泰民安,神龜索回寶劍,因此改名為還劍湖。

還劍湖以神龜出名,原本以為可能是穿鑿附會的民間傳說。可是,我在旅遊手冊看到一種說法:1960年代,越南政府曾在還劍湖撈起一具巨大的龜殼,根據鑑定,該龜壽命可能長達4、5百年,以此推估,傳說可能是真的。

以還劍湖為中心,位於北邊的36街區是逛街的最佳起點。這個舊城區域,到處都是大大小小的旅行社、民宿與餐飲,背包族大多以此為根據,出發到越南各地趴趴走。

天色漸晚,我們沒有趴趴走,在湖畔挑了一家看起來順眼的餐館,點了披薩啤酒當晚餐。餐館佈置得很亞洲,掛滿紅色絲質燈籠,木質桌椅,男服務生一概著白襯衫、黑長褲,還打上領結,女服務生卻穿國服,白色裙襬飄來飄去,很是美麗。座上客一概多是西方人,有些年輕的越南情侶,點杯冰淇淋,共享甜蜜滋味。披薩啤酒上來,好像也不太能引起食慾,不曉得是生病的關係,還是食物不夠好。匆匆吃完晚餐,在湖畔散步,才發現其實靠近岸邊的湖面,漂浮著不少垃圾,看來這美麗的還劍湖,果然只能遠觀。

隨手丟垃圾的在地風格

在胡志明市,我已經練就了一身「隨手亂丟垃圾」的習慣。第一次到胡志明市,發現街上都沒有垃圾筒,大家邊走邊吃,吃完就丟地上,我看得目瞪口呆。經過十一指點,發現原來這是越南正港在地風格。

有回到海鮮燒烤餐廳吃飯,點烤蝦、啤酒,服務生奉上塑膠袋包裝的濕毛巾,食客雙手用力一擊,爆破塑膠袋,製造噪音驕其同儕(看,我用得起濕毛巾耶!),志得意滿拿毛巾擦手,塑膠袋就往旁邊一扔。接下來,蝦殼、蚌殼、蟹殼,一概都是往桌下掃。

餐桌禮儀在這裡並不管用,我們堆得滿桌的蝦殼蚌殼,請服務生來清桌子。服務生一來,拿塊抹布把桌上的殘羹剩餚「全體」掃下桌,桌子抹乾淨,走人。滿地狼藉令人傻眼,第二位服務生上場,拿著掃把畚箕,把垃圾掃走,地面恢復乾淨。

十一說,別把東西堆桌面,直接扔到桌子底下,還可以幫服務生省點力氣,想開了,我決定拋棄心理障礙的培養起這種亂丟的「習慣」。

丟垃圾 搶救失業率?

以小窺大,越南街道看起來都滿乾淨的,偶爾還是可以看到人行道上被掃成一堆堆的垃圾。「如果沒有行人亂丟垃圾,清道夫不就失業了嗎?」十一半開玩笑地說。我倒是認真想起這個問題,到底是因為擔心人們失業而放讓大家亂丟垃圾?還是因為這是改不掉的習慣而創造了更多的清道夫工作?

我在雲南昆明曾去一小吃店,發現要吃一碗珥絲的手續甚是複雜。首先,要去櫃檯點餐,然後買票,買了票之後去付錢,最後聽到叫號去領餐。光點一碗麵,得要經過三個工作人員而且還得自己端麵,非常沒有效率而且「官僚」。

聽說這是「國營企業」慣常作法,因為擔心工作人員「手腳不乾淨」,所作出的防弊措施,另一種說法是,為了消化中國過多的失業人口,讓大家都有飯吃,但是吃不飽,所謂計劃經濟。

難道大量的清道夫也是越南計劃經濟的一部份?特別留給都市民工的就業機會?

美麗的還劍湖裡載浮載沉的垃圾,好像正在對我說:「別擔心,我會好好的。」我相信,只要河內持續抱持發展為越南第一大觀光都會的野心,不會放任這湖被垃圾填滿的。比較需要擔心的,反而是烏龜氾濫成災,因為神龜的還劍傳說,讓很多人把家裡的寵物龜拿來這裡「沾靈氣」,順便放生。比起垃圾,神龜棘手多了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雲小小 的頭像
    雲小小

    行雲流水帳

    雲小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